研究員,博士研究生導師,1998年6月畢業于湖南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,2001年6月獲得湘潭大學碩士學位,2006年3月獲得日本國立茨城大學工學博士學位,2006-2007年在日本國立茨城大學做研究工作,2007年到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。
主要研究領域∶先進傳感與結構健康監測、新型FRP與FRP-混凝土復合結構、智能材料與結構、裝配式一體化墻體材料與結構。目前,主持和共同主持包括:“十二五”科技支撐計劃、自然科學基金、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、教育部留學歸國基金等在內的科研項目16項,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了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(海外類)、“十一五”科技支撐計劃(第五小組副組長)、中國科技部“863”計劃課題以及日本科研基金等項目近10項。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論文近80篇,國際會議論文近60篇(3次特邀報告),其中20余篇被SCI收錄,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(授權8項)、技術鑒定2項。
2005年獲“第三屆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”,2008年入選“東南大學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訓計劃”,2009年獲“呂志濤院士獎教金”,2010年入選“教育部創新團隊(成員)”,2010年獲“江蘇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”(新型現澆生態混凝土高新環保材料及其關鍵工程應用技術),2011年入選江蘇省“333”人才工程和“江蘇省創新團隊(成員)”,2011年獲“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(7)”(纖維增強復合材料(FRP)的高性能化及增強結構關鍵技術與應用),2012年獲得“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(10)”(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及結構性能提升關鍵技術與應用),2014年獲得“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(2)”(高性能長壽命光纖傳感技術及其結構健康監測理論和系統創新)。
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協會設備健康監測與預警分會常務理事以及ASCE高等材料和結構專業委員會、SPIE(國際光學工程學會)、日本土木學會結構健康監測委員會等委員;作為國際會議組織委員會委員2次,分會主席2次和秘書1次。此外,還受邀擔任J. of Smart Materials & Structures (SCI、EI)、J. of Composite Materials (SCI、EI)、J.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(ASCE) (SCI、EI)、Composites: B (SCI、EI)、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(An Int. J.) (SCI、EI) 、Measurement Science & Technology (SCI、EI) 和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(An Int. J.)(SCI、EI)等國際核心期刊雜志的評審專家。